今天下班又被同事問:「欸,你們內湖除了科學園區,到底有什麼好吃的啊?」每次聽到這種問題,我就想直接拉著他衝去737巷美食戰場!說真的,要不是怕體重失控,我真的能天天來這裡報到。每次踏進這個燈火通明、香氣交織的巷弄,那種選擇困難的幸福感(跟罪惡感)就湧上來。今天就來好好聊聊我的737巷美食心頭好,這十攤沒吃過,別說你懂內湖的夜!
目錄
1. 無名脆皮蔥油餅(攤車)
特色與亮點: 這攤沒有招牌,永遠在排隊的就是它!麵糰是老闆每天手揉,現桿現煎。那脆度真的誇張,咬下去「喀嚓」聲響亮,裡面卻是帶著嚼勁的軟Q,搭配爆量的三星蔥花,鹹香夠味,冷了都還有一定脆度(但當然熱熱吃最讚)。
推薦理由: 銅板價就能獲得的巨大滿足感,是許多在地人下班後的第一站,療癒又實在。我敢說,這絕對是737巷美食裡最強悍的開胃點心!
搭配建議: 單吃就超棒,或者配杯737巷美食常見的古早味紅茶,解膩又完美。想更罪惡?加顆半熟蛋!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無名攤車(通常位在靠近「小願」服飾店附近轉角) |
價格區間: | NT$35 (原味) / NT$45 (加蛋) |
必點: | 加蛋蔥油餅!蛋液包裹著餅皮,層次更豐富 |
2. 阿財涮涮鍋(室內店面)
特色與亮點: 別看它開在夜市巷弄裡,海鮮新鮮度真的沒話說。老闆堅持每天清晨去批貨,蛤蠣肥嘟嘟又沒沙,鮮蝦上桌還會跳(真的不誇張)。湯頭走天然路線,蔬菜盤給得大方,不是火鍋料充數那種。
推薦理由: 想吃點「澎湃」的熱食,又不想荷包大失血,阿財絕對是737巷美食中高CP值的火鍋代表。尤其冬天或下雨天,躲進來吃一鍋超幸福。上次帶怕腥的朋友來吃鯛魚,她居然整鍋清空!
搭配建議: 一定要試試他們的獨門沙茶醬,鹹香中帶點微甜,沾肉沾海鮮都絕配。點個科學麵吸飽湯汁當結尾,是隱藏版吃法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阿財涮涮鍋 |
地址: |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737巷(近巷口) |
價格區間: | 個人鍋 NT$250 – NT$450 (依主菜選擇) / 雙人海鮮套餐約 NT$899 |
必點: | 鮮蛤蜊鍋、Prime等級牛小排鍋、雙人海鮮總匯 |
3. 大陳記古早味麵店(攤位)
特色與亮點: 傳承數十年的老味道,湯頭是用大骨、雞骨、蔬果長時間熬煮,喝起來清甜不死鹹。油麵是特製的,彈性很好。他們的招牌是「綜合湯麵(飯)」,料多到快滿出來:滷得透亮的瘦肉、彈牙的豬肚、飽滿的貢丸、還有那個超入味的油豆腐!
推薦理由: 簡單卻充滿底蘊的古早味,吃得出用心。是許多內湖人從小吃到大的回憶,當正餐吃飽足感十足,堪稱737巷美食的定心丸。有時候加班到很晚,只有它還亮著燈,一碗熱湯麵下肚,疲勞消一半。
搭配建議: 點碗綜合湯麵或湯飯,再切盤滷味(尤其推薦豬耳朵和海帶),就是完美一餐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大陳記古早味麵店 |
價格區間: | 湯麵/湯飯 NT$70 – NT$100 / 各式滷味 NT$20-NT$70 |
必點: | 綜合湯麵、綜合湯飯、豬耳朵、油豆腐 |
4. 如意古早味豆花(攤位)
特色與亮點: 豆花本身是傳統鹽滷製法,豆香味濃郁,口感綿密細緻,介於布丁和豆腐之間的滑嫩,真的跟機器做的不一樣!糖水是熬煮的蔗糖香,甜而不膩。配料如花生、紅豆都煮得鬆軟不爛。
推薦理由: 吃完鹹食總要來點甜的收尾吧?這攤豆花是許多人心目中737巷美食的完美句點。真材實料,價格實在,夏天吃冰的消暑,冬天吃熱的暖胃。老闆娘手腳超俐落,即使排隊也不會等太久。
搭配建議: 經典款「花生豆花」絕不出錯。喜歡豐富口感的可以點「綜合豆花」(通常有粉圓、花生、紅豆、綠豆)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如意古早味豆花 |
價格區間: | NT$45 – NT$55 (視配料) |
必點: | 花生豆花(冰/熱)、綜合豆花 |
5. 小旺仔涼糕(攤車)
特色與亮點: 超級古早味的點心!涼糕都是當天手工製作,口感冰涼軟Q,超級ㄉㄨㄞ ㄉㄨㄞ。口味選擇多:原味、綠豆、紅豆、花生、芝麻…還有限定口味芋頭(要看運氣)。表面會裹上一層薄薄的太白粉防沾黏,甜度很剛好,完全不膩口。
推薦理由: 是清爽不佔胃的美味小點,QQ的口感大人小孩都愛。在琳瑯滿目的737巷美食中,它是很有特色、讓人懷念的傳統甜點。帶回家冰過再吃,風味更佳!
搭配建議: 單吃就好,感受純粹的米香和餡料原味。可以買綜合口味一次嘗鮮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小旺仔涼糕(攤車,位置不固定,但多在巷內中段) |
價格區間: | 一盒綜合約 NT$100 (可自選口味拼裝) |
必點: | 綜合口味涼糕(推薦花生+芝麻+原味) |
6. 黃家藥燉排骨(店面)
特色與亮點: 藥膳湯頭是多年獨門配方,溫潤順口,中藥材香氣濃郁但沒有可怕的藥苦味。排骨燉煮到用筷子一撥就骨肉分離,肉質軟嫩不柴,骨髓精華都融入湯裡。冬天來一碗,從胃暖到腳底。
推薦理由: 737巷美食中的滋補聖品!無論是工作太累需要補元氣,或是天氣轉涼想暖身,它都是首選。味道非常地道,是在地人認證的老字號。有一次感冒沒食欲,硬是爬來喝一碗,發了汗居然舒服很多。
搭配建議: 一碗藥燉排骨配上店家免費供應、帶點甜味的滷肉飯(隨湯附贈),是絕配。敢吃辣的可以加點他們自製的辣醬油,風味更上一層樓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黃家藥燉排骨 |
地址: |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737巷 |
價格區間: | 藥燉排骨 NT$110 / 滷肉飯 (隨湯附贈) |
必點: | 藥燉排骨(必配滷肉飯) |
7. 豚將日式拉麵(攤位區座位)
特色與亮點: 在夜市裡能吃到水準之上的日式拉麵真的很驚喜!湯頭有醬油、味噌、豚骨可選,我個人最推「特製豚骨」,濃郁香醇不死鹹。麵條是細直麵,吸附湯汁的能力很棒。叉燒是低溫烹調,軟嫩入味,糖心蛋也煮得恰到好處。
推薦理由: 滿足突然想吃日式拉麵的渴望,味道扎實,用料不馬虎,價格卻比拉麵店親民許多。是737巷美食中令人驚豔的異國風代表。叉燒給得比一些連鎖店還大方!
搭配建議: 點一碗招牌豚骨拉麵,再加點一份唐揚炸雞(外酥內多汁),非常滿足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豚將日式拉麵(位於攤位集中區,有座位) |
價格區間: | 拉麵 NT$160 – NT$200 / 單點小菜 NT$40 – NT$80 |
必點: | 特製豚骨拉麵、唐揚炸雞 |
8. 好滋味鹽水雞(攤位)
特色與亮點: 新鮮!種類超多!從各種蔬菜(玉米筍、花椰菜、小黃瓜、高麗菜、筊白筍…)到雞肉相關(雞胸、雞腿、雞冠、雞胗、雞腳)應有盡有,還有米血、豆皮、鳥蛋等經典配料。老闆處理食材很仔細,特別是蔬菜,燙得翠綠爽脆。拌入特調的鹽水雞醬汁(鹹香帶點中藥香氣)、蒜泥、蔥花、香油,最後撒上胡椒粉和白芝麻,唰唰唰地拌勻…光看就流口水。
推薦理由: 超級涮嘴的「邪惡」選擇!食材選擇自由度高,想吃什麼夾什麼。調味鹹淡、辣度都可以客製化調整。是737巷美食中不可或缺的「蔬菜補充站」(雖然常不小心夾太多肉類)。半夜看劇配上這一盒,罪惡但快樂。
搭配建議: 夾滿一盒綜合鹽水雞,記得一定要點高麗菜、小黃瓜(爽脆代表)、雞冠(口感特別)、豆皮(吸汁超讚)。建議微辣更提味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好滋味鹽水雞(攤位,常在涼糕攤附近) |
價格區間: | 秤重計價,一般夾一盒約 NT$100 – NT$200 (視內容) |
DIY提示: | 想吃更清爽?要求老闆「醬汁少一點,多加點蔥蒜和一點點檸檬汁提味」。想吃飽點?加點一份科學麵拌進去! |
9. 皇家現烤蛋糕(店面)
特色與亮點: 老遠就聞到濃濃的蛋糕香!標榜不加一滴水,只用鮮奶和雞蛋製作。口味多樣:經典原味、濃郁起司、苦甜巧克力、養生桂圓核桃… 剛出爐時表皮微酥,內裡濕潤綿密得像雲朵,蛋奶香氣十足。冷藏後吃口感更扎實,像古早味蛋糕。
推薦理由: 737巷美食裡的暖心伴手禮!當早餐、下午茶或點心都超適合。真材實料,口感單純卻讓人回味。買一大塊回家,家人總是搶著吃。原味最能吃出純粹的好品質。
搭配建議: 熱熱吃配無糖茶或黑咖啡最棒。冷藏後直接吃或稍微烤一下恢復香氣也不錯。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皇家現烤蛋糕 |
地址: |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737巷口(近捷運站出口) |
價格區間: | 一條蛋糕約 NT$120 – NT$160 (視口味) |
必點: | 經典原味現烤蛋糕、爆漿起司蛋糕 |
10. 737巷口無名鹹酥雞(攤車)
特色與亮點: 攤位在737巷靠近大馬路的路口。炸功了得!火候控制精準,炸出來的東西瀝油很乾爽,吃起來不油膩。雞肉醃得入味,外皮酥脆,肉質保持Juicy。除了基本款鹹酥雞、魷魚、甜不辣、四季豆、香菇、芋粿巧,還有比較少見的炸皮蛋、炸牛蒡天婦羅。九層塔給得超豪邁,蒜片也炸得香酥。他們的辣粉是獨門秘方,香辣夠勁。
推薦理由: 這就是台灣宵夜靈魂啊!香氣逼人,炸物種類豐富,價格實在。是深夜解饞或朋友小聚「配飲料」的737巷美食扛霸子。雖然環境就是標準攤車,但那個香味真的讓人無法抗拒。唯一缺點…太晚來熱門品項會賣光!
搭配建議: 鹹酥雞、炸魷魚必點。甜不辣要炸到澎澎的才好吃!炸皮蛋沾胡椒鹽很特別。記得加點九層塔和蒜片,辣度看個人。配冰涼啤酒或氣泡飲最對味!
實用資訊 | |
---|---|
推薦店家: | 737巷口無名鹹酥雞(攤車,近內湖路一段大馬路口) |
價格區間: | 鹹酥雞 NT$55 (小) / NT$100 (大) / 其他單點 NT$30 – NT$70 |
必點: | 鹹酥雞(大份)、炸魷魚、甜不辣、炸皮蛋、九層塔(記得要求多一點!) |
來點參考!我的737巷美食排行榜
排名 | 美食類型 | 推薦名稱 | 上榜理由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療癒點心 | 無名脆皮蔥油餅(加蛋) | 簡單粗暴的好吃!脆、香、飽足,開場或結尾都完美。 |
2 | 暖心正餐 | 黃家藥燉排骨 + 滷肉飯 | 疲憊身體的強心針,冬天尤其想念這碗溫補。 |
3 | 罪惡宵夜 | 巷口無名鹹酥雞 | 台灣夜靈魂!酥香不油膩,配劇絕配。 |
4 | 飽足晚餐 | 大陳記綜合湯麵 | 料多實在的古早味,吃飽吃暖沒問題。 |
5 | 清爽補給 | 好滋味鹽水雞 | 蔬菜大平台(雖然肉也沒少夾),爽脆解膩代表。 |
我的737巷掃街必BUY清單(一個人作戰版)
每次一個人來又什麼都想吃時,我的策略通常是這樣組合:
- 開場墊胃: 一塊「無名脆皮蔥油餅(加蛋)」 – 快速滿足飢餓感,香氣瞬間打開胃口。大概NT$45。
- 主餐選擇 (擇一):
- 想吃熱呼呼湯頭 →「大陳記綜合湯麵」 NT$90
- 想清爽吃菜 →「好滋味鹽水雞」夾個NT$100左右 (多青菜、豆皮、一點雞肉)
- 超級餓想吃肉 →「阿財涮涮鍋」點個基本牛肉鍋 NT$280
- 甜點收尾: 「如意古早味花生豆花」 NT$50 – 完美平衡鹹食,清爽結束。
- 帶回家解饞 (看心情):
- 「小旺仔涼糕綜合盒」 NT$100 – 冰涼Q彈當點心。
- 「皇家原味現烤蛋糕」半條 NT$70 – 隔天早餐有著落。
這樣吃下來,大概NT$250 – NT$450,看主餐選什麼,就能吃得超滿足又不至於撐到走不動!重點是各種737巷美食的代表類型都能嚐到。
737巷美食區域小攻略
- 核心區域: 就是「內湖路一段737巷」這條巷子本身,以及緊鄰的「內湖路一段737巷」的小範圍。攤販主要集中在巷子裡。
- 精華時段: 傍晚5點過後到晚上11點左右是最熱鬧、攤位最齊全的時候。有些店鋪(如阿財火鍋、黃家藥燉排骨、皇家蛋糕)營業時間可能更長或更早開。
- 交通提醒:
- 捷運: 文湖線「港墘站」2號出口出來,直走約3分鐘就到737巷口,最方便。
- 公車: 非常多路線會到「港墘站」、「內湖行政大樓」站,下車走一下就到。
- 開車/騎車: 巷子非常窄!不建議開車進去巷內。機車可以碰運氣找巷口或周邊白線停車,但位置難求。最好還是搭大眾運輸來。開車的話,附近有付費停車場(如麗山國小地下停車場、Times內湖港墘站停車場),但步行到737巷約需5-10分鐘。
我的心得: 平日晚上比假日人稍微少一點點(真的只有一點點)。下雨天有些攤車可能不會出來,但大部分有店面的都照常營業。記得帶點現金,很多攤位只收現金哦!
第一次來的人,從捷運站那個巷口走進去就對了,香氣和人潮會自動引導你!別急著在第一攤就塞飽自己,往裡面走更多寶藏。737巷美食的魅力就在於這種巷弄間的尋寶感。
聊聊737巷的缺點(真實心聲)
當然啦,愛之深也要小小吐槽一下。人真的很多,尤其週末晚上,寸步難行是常態。座位永遠不夠,常常得站著吃,或捧著食物找角落。有些熱門攤位排隊時間真的不短(看著你,蔥油餅!)。環境就是標準台灣夜市的樣子,別期望有冷氣或精緻裝潢,夏天會流汗是很正常的。停車更是超級大魔王,開車族真的會崩潰。還有,選擇太多也是種困擾,每次都會陷入天人交戰,然後不小心又吃太撐… 但奇怪的是,這些「缺點」好像也是它接地氣魅力的一部分?習慣就好啦!(攤手)
Q&A:關於737巷美食,你可能還想知道
Q1:預算有限,想控制在200元內吃飽737巷,有什麼推薦組合?
這簡單!鎖定銅板美食就對了:
- 組合A (鹹香飽足): 無名脆皮蔥油餅加蛋 (NT$45) + 大陳記綜合湯麵 (NT$90) + 如意花生豆花 (NT$50) = NT$185。飽到天靈蓋!
- 組合B (炸物邪惡): 巷口鹹酥雞(小份NT$55) + 炸甜不辣 (NT$35) + 炸四季豆 (NT$40) + 一小塊皇家蛋糕 (約NT$40) = NT$170。邪惡但快樂。
- 組合C (清爽均衡): 好滋味鹽水雞(夾約NT$100,多蔬菜+一點雞肉) + 小旺仔涼糕一盒 (NT$100) = NT$200。負擔感較低。
Q2:我只有時間吃一攤!哪一攤最能代表737巷的精髓?
哇,這真是最殘酷的問題!硬要選一個「最具代表性」的真難。如果:
- 想吃經典台灣夜市點心 → 選「無名脆皮蔥油餅」。那種現做現煎的香氣、排隊人潮、銅板價就能獲得的巨大滿足,很接地氣。
- 想吃正餐級滿足感 → 選「大陳記綜合湯麵」或「黃家藥燉排骨」。料多實在的古早味,是在地人日常。
- 想吃宵夜場靈魂 → 選「巷口無名鹹酥雞」。那香味瀰漫整條巷口,是台灣夜市的標誌。
真要說「精髓」,或許是那種在熱鬧擁擠中尋找、等待、然後被簡單美味療癒的感覺吧?挑一個你最當下想吃的類型就對了!
Q3:聽說737巷白天也有好吃的?跟晚上差在哪?
白天確實有些不同的選擇!
- 白天特色:
- 早餐店: 巷內有幾家傳統中西式早餐店,賣蛋餅、燒餅、漢堡等,是附近居民和上班族的早餐來源。
- 午餐便當: 白天會有一些專做午餐的便當店、麵店開門,提供上班族快速用餐選擇。
- 部分店家: 像阿財涮涮鍋、黃家藥燉排骨、皇家蛋糕這些有店面的,通常中午就開始營業了。
- 攤販較少: 大部分的夜市攤車(蔥油餅、鹽水雞、豆花、涼糕、拉麵、鹹酥雞等)都是傍晚才開始擺攤。
- 晚上vs白天:
- 氛圍: 晚上絕對更熱鬧、燈火通明、人聲鼎沸,充滿夜市活力。白天比較像一般的社區巷弄,以解決三餐為主。
- 種類: 晚上攤販全數出動,選擇爆炸性多!白天則以正餐型態的店家為主。
- 經典攤車: 你想吃的那種排隊銅板美食、邪惡宵夜,99%只在晚上出現。
所以,想體驗完整的、熱鬧滾滾、選擇多到爆炸的737巷美食,務必挑晚上來!白天來適合吃個便當或火鍋,但就少了那個「戰區」的氛圍啦。
每次聊737巷美食總是這樣,腦中畫面太清晰,香氣彷彿飄出來。那個酥脆的蔥油餅、暖心的藥燉排骨、鑊氣十足的炒飯、滑嫩的豆花… 這些味道不只是食物,更像是內湖生活的一部分,下班後的避風港,朋友嘰嘰喳喳分享生活的背景音。老闆娘多給我一勺花生的笑容,排隊時前面阿伯轉頭說「少年欸,這攤金賀呷」的熱情,都是737巷美食無法被取代的溫度。下次來內湖,別再只看到科學園區的高樓啦,鑽進這條巷子,讓你的胃感受一下真正的內湖心跳吧。我先去買塊蔥油餅解饞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