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,講到這個 炒小卷,我肚子裡的饞蟲又開始咕咕叫了。還記得第一次真正被它征服,是在高雄旗津那個海風鹹鹹的夜晚。擠在小小的攤位前,看著老闆大勺翻飛,鑊氣沖天,醬香混著海味撲鼻而來,真的,那一刻我就知道,這玩意兒註定要成為我的宵夜靈魂伴侶!什麼山珍海味都比不上那一刻鐵板上的滋滋作響。你說奇怪不奇怪?一碗簡單的 炒小卷,怎麼就能讓人這麼魂牽夢縈?
經典永流傳:臺式醬香炒小卷
食譜:阿嬤的灶腳味
食材:
| 食材名稱 | 份量 | 採購重點提示 (小貼士) | 價格參考 (臺幣) |
|---|---|---|---|
| 新鮮小卷 | 約 300g | 眼睛明亮、身體有彈性、聞起來只有淡淡海味 (市場早市或黃昏魚市最新鮮!) | $150-$250 |
| 蒜頭 | 4-5 瓣 | 辛辣飽滿,捏起來硬實 | $10-$20 |
| 薑 | 一小塊 | 表皮光滑無皺摺 | $15-$25 |
| 青蔥 | 2-3 根 | 蔥白長且紮實,蔥綠鮮嫩 | $20-$30 |
| 辣椒 (可選) | 1-2 根 | 依個人辣度挑選 (怕辣去籽) | $10-$20 |
| 九層塔 | 一大把 | 葉片翠綠無黑點,香氣濃鬱 (精髓!不可省略!) | $15-$25 |
| 醬油 | 2 大匙 | 傳統壺底油或甘醇醬油為佳 (別用死鹹的化學醬油) | $50-$150 (瓶) |
| 米酒 | 1 大匙 | 料理米酒即可 | $25-$40 (瓶) |
| 烏醋 (或白醋) | 1 小匙 | 增添尾韻酸香 (提味關鍵) | $30-$60 (瓶) |
| 糖 | 1 茶匙 | 中和鹹味,提鮮 | $25-$45 (包) |
| 白胡椒粉 | 少許 | 現磨的香氣更足 | $20-$50 (罐) |
| 香油 | 少許 | 起鍋前點睛用 | $40-$80 (瓶) |
| 食用油 | 適量 |
做法:
- 處理小卷是關鍵第一步! 把買回家的新鮮小卷沖洗乾淨,尤其是頭部裡面那些軟軟的東西(內臟)和那根透明的軟骨(海螵蛸),一定要仔細摳掉!有人說眼睛和嘴也要去掉,但我個人覺得無所謂啦,吃起來沒差。接著切成容易入口的圈圈或小段,瀝乾水份備用。記得擦乾點,不然下鍋會大爆炸!(這步驟超重要,沒處理乾淨會有怪味)
- 爆香組準備出擊! 蒜頭、薑都切成末(越細越香),青蔥切成蔥花,蔥白蔥綠分開(蔥白先下鍋爆香,蔥綠最後放顏色才漂亮)。辣椒切片,怕辣的把籽去掉。九層塔洗好摘好,放在旁邊stand by。
- 熱鍋冷油開工啦! 炒鍋燒到夠熱(滴點水進去會立刻變成水珠滾動的程度),倒入比平常炒菜稍微多一點的食用油。油溫一定要夠高! 這是小卷會不會香、會不會Q的絕對關鍵。
- 小卷快閃! 看到油開始有點冒煙了,立刻把瀝乾的小卷倒進去!嘩啦一聲,鑊氣就來了!大火快速翻炒,看到小卷身體捲曲起來,邊緣有點金黃焦香,大概7-8分熟就馬上先盛出來。千萬別炒老!老了就像橡皮筋,毀了一鍋好料。(我的血淚教訓:多猶豫10秒就老了!)
- 爆香不能省! 原鍋如果油不夠可以補一點點,轉中火,先下薑末、蒜末、蔥白和辣椒片(如果用),慢慢炒,炒到香氣瘋狂冒出來,蒜末邊緣有點金黃色。這個香味是整道菜的靈魂底蘊!我常常忍不住多聞幾下。
- 醬汁交響樂! 香氣到位後,沿著鍋邊嗆入醬油和米酒(小心噴濺!),那個「茲啦」聲和瞬間蒸騰的香氣,簡直是聽覺和嗅覺的雙重享受!快速翻炒幾下,讓醬油香氣徹底釋放。
- 主角回歸! 把剛剛盛出來的小卷倒回鍋裡,快速翻炒均勻,讓每塊小卷都裹上漂亮的醬色。接著加入糖、白胡椒粉調味。
- 九層塔的魔法時刻! 鍋氣最旺的時候,把九層塔丟進去!快速翻炒幾下,看到九層塔變軟,香氣完全爆發出來。最後沿著鍋邊淋上烏醋,麻利地翻幾下鍋。這個酸香是點睛之筆,讓味道更有層次,不會死鹹。
- 蔥綠與香油! 熄火!灑上蔥綠,滴上幾滴香油,用鍋子餘溫拌勻。好啦好啦,知道你很餓,但先忍住!
- 裝盤開動! 熱騰騰香噴噴的 炒小卷 就可以上桌啦!配飯、下酒,或者直接當零嘴(像我一樣),都是一絕!相信我,白飯會默默消失好幾碗。這盤剛出爐的 炒小卷,醬香濃鬱又帶著九層塔的特殊香氣,小卷彈牙鮮美,微微的鑊氣焦香,真的會讓人筷子停不下來。宵夜來一盤,絕對是邪惡又滿足的享受!

熱力四射:勁辣沙茶炒小卷
食譜:熱炒店人氣王
食材:
- 新鮮小卷 300g
- 蒜末 3 瓣
- 薑末 1 小塊
- 洋蔥 1/4 顆 (切絲)
- 芹菜 1-2 根 (切段,增加口感層次)
- 辣椒醬 1.5-2 大匙 (是拉差、豆瓣醬或自製辣椒醬都行,看你能吃多辣!)
- 沙茶醬 1.5 大匙 (牛頭牌經典款)
- 醬油 1 大匙
- 米酒 1 大匙
- 糖 1/2 茶匙 (平衡辣味)
- 水 或 高湯 2 大匙
- 食用油 適量
做法:
- 小卷處理: 同上,洗淨去內臟軟骨切好,瀝乾。
- 爆香: 熱鍋熱油,爆香蒜末、薑末、洋蔥絲,炒到洋蔥變軟透明。
- 醬料爆香: 轉中小火,加入辣椒醬和沙茶醬,慢慢炒開,炒出紅油和濃鬱香氣。這一步火不能太大,否則醬料容易焦苦。那股香辣味衝上來,鼻子會有點癢,但超興奮!
- 小卷快炒: 轉大火,放入小卷,快速翻炒至捲曲變色。
- 調味與嗆鍋: 沿鍋邊淋入醬油和米酒嗆香。加入糖、水或高湯。
- 蔬菜加入: 放入芹菜段,快速翻炒均勻。芹菜不用炒到全熟,保持一點脆度更好吃。
- 收汁起鍋: 翻炒至湯汁略為收乾(不用收太乾,帶點醬汁拌飯超棒),小卷熟透即可起鍋。這道 炒小卷 鹹香辣勁十足,沙茶味濃鬱,超級下飯!冬天吃它,額頭冒汗也甘願!

創新好滋味:塔香三杯炒小卷
食譜:三杯魂的海洋演繹
食材:
- 新鮮小卷 300g
- 老薑 5-6 片 (要厚切,煸久才香)
- 蒜頭 5-6 瓣 (整顆或拍裂)
- 青蔥 1 根 (切段)
- 新鮮九層塔 一大把 (越多越香!)
- 胡麻油 2 大匙 (香氣來源,不可替換)
- 食用油 1 大匙
- 醬油膏 2 大匙 (比醬油更濃鬱)
- 米酒 3 大匙
- 冰糖 1 小匙 (或砂糖,幫助收汁光亮)
- 少許辣椒 (可選)
做法:
- 小卷處理: 同上。這道菜小卷可以切大塊一點,口感更滿足。
- 煸香薑片: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!鍋中加入胡麻油和一般食用油(只用胡麻油容易苦),用小火耐心煸香老薑片,煸到薑片邊緣捲曲、乾乾扁扁的,散發出濃濃的薑香。火候很重要,太大容易焦苦。
- 爆香蒜蔥: 放入整顆或拍裂的蒜頭、蔥白段、辣椒(如果用),繼續用中小火爆香至金黃上色。
- 小卷下鍋: 轉大火,放入小卷快速翻炒至捲曲變色。
- 三杯醬汁: 加入醬油膏、米酒、冰糖。翻炒均勻,讓醬汁滾沸。
- 燒入味: 轉中火稍微燒一下,讓醬汁稍微收濃,巴附在小卷上(約2-3分鐘)。
- 九層塔狂潮: 起鍋前,放入九層塔和蔥綠段,快速翻炒至九層塔變軟即可熄火。經典的三杯香氣撲鼻而來!這道 炒小卷 完美融合了三杯的濃鬱醬香與小卷的鮮甜,麻油香、醬香、九層塔香交織,吮指回味!配飯簡直無敵。九層塔絕對要夠多,香氣才夠霸道!

🔥 炒小卷成功秘訣排行榜 (避雷必看!)
失敗了幾百次(誇張了,但真的很多次!)之後,我終於摸透了讓 炒小卷 好吃的幾個鐵律:
- 新鮮至上! 小卷不新鮮,神仙也難救!眼睛明亮、身體有彈性、聞起來是舒服的海味而非腥臭味是基本。寧願多花點錢買當日現流仔。
- 瀝乾!瀝乾!瀝乾! 說三次因為太重要!不管是清洗後還是燙過後,小卷一定要徹底擦乾!濕答答的下鍋只會變成水煮小卷,毫無鑊氣可言,還會炸鍋嚇死人。廚房紙巾是好幫手。
- 火候要猛! 炒小卷 是典型需要「鑊氣」的料理。鍋子要燒得夠熱(看到油輕微冒煙),全程保持大火快炒。小卷下鍋的時間要短,變色捲曲就差不多7-8分熟,後續回鍋再加熱一下就全熟了。猶豫就會敗北...變橡皮筋!
- 醬料爆香不能偷懶! 無論是蒜薑蔥,還是沙茶、辣椒醬,一定要用足夠的油,耐心地炒出香氣。這是風味的基底!特別是沙茶和三杯醬,不炒香味道就差很多。
- 九層塔/芹菜是最後放! 這些香氣易散的蔬菜,一定要在起鍋前才放入,快速拌炒幾下就離火,才能保持鮮綠和最佳香氣。太早放就軟爛失色了。
- 調味要平衡! 醬油的鹹、糖的鮮、醋的酸、米酒的香,要取得平衡。建議一開始醬油別下手太重,邊調邊試味道。炒小卷 太鹹就毀了那鮮味。
- 醬汁不用收太乾! 除非你喜歡吃乾炒的,否則留一點點醬汁(特別是沙茶和三杯風味),拌飯拌麵都超讚!這可是精華啊。
我的炒小卷食材採購五星清單
跑了無數趟市場,嘴巴越來越刁之後,這些是我心中採買新鮮小卷和配料的黃金地點和品牌:
- 新鮮小卷:
- 傳統早市/黃昏市場魚攤: 首選!尤其是港口城市的市場(像基隆崁仔頂、高雄前鎮、屏東東港),常常有漁船直送。挑攤位上冰塊多、小卷擺放整齊、老闆肯讓你稍微戳一下彈性的。早市通常更新鮮。
- 信任的超市海產櫃: 大型超市如Jasons Market Place、CitySuper,海產來源比較透明,包裝日期也清楚,退冰後品質通常穩定。但要仔細看日期和狀態。
- 口碑好的海鮮網購: 近年很多優質海鮮供應商(例如鄰家鮮生、海自慢),主打產地直送急速冷凍,品質很不錯,適合不方便跑市場的人。冷凍小卷 退冰後處理得當,鮮度也可以接受(當然還是輸現流的一點點)。
- 靈魂醬料:
- 醬油/醬油膏: 「金蘭陳年醬油」甘醇不死鹹、「丸莊黑豆蔭油膏」豆香濃鬱、「西螺大同醬油」古早味。避開太便宜化學醬油。
- 沙茶醬: 「牛頭牌沙茶醬」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,味道最正。有些熱炒店自製的沙茶也很棒,但不零售。
- 麻油: 做三杯一定要用「胡麻油」,「得意的一天純香油」品質穩定香氣足。「正香油」老牌子也不錯。香油 是點綴增香的,跟炒香用的胡麻油不同哦!
- 米酒: 「紅標料理米酒」最常用,便宜大碗。
- 香氣要角:
- 九層塔: 市場買葉片翠綠、莖部掐起來嫩、香氣濃鬱的。放冰箱時可以用濕紙巾包住根部延長壽命。
- 薑: 老薑才夠味!表皮不要太皺,摸起來硬實飽滿。

🧐 炒小卷 Q&A 快問快答
Q1:冷凍小卷可以做 炒小卷 嗎?會不會很腥或不Q?
A: 當然可以!市售很多急速冷凍的鎖鮮技術其實很棒。重點在退冰!千萬不要用熱水沖或放室溫退到軟爛。最好的方法是:前一天晚上從冷凍移到冷藏,讓它慢慢退冰。急用則連袋子泡冷水,約半小時換一次水。退冰後務必徹底擦乾!這樣處理的冷凍小卷,口感還是能保持一定的Q彈,鮮味也OK(當然無法跟頂級現流的比啦)。記住,擦乾是冷凍小卷的生死關鍵!
Q2:為什麼我炒的小卷總是出水,變成像水煮的一樣?怎麼救?
A: 這超常見!主因通常兩個:
- 小卷本身含水量高且沒瀝乾擦乾。 處理後請務必用廚房紙巾用力壓乾!
- 鍋子溫度不夠高。鍋一定要燒到夠熱(灑幾滴水珠上去,水珠會快速滾動而不是攤平蒸發),油也要燒熱(微微冒煙),再下小卷。這樣高溫能快速鎖住表面水分,讓小卷出水少、焦香足。全程大火快炒!如果已經出水了... 嗯,真的很難救,試著倒掉一些湯汁,開大火快速收乾吧,但口感難免受影響。下次記得熱鍋乾身就沒錯啦!
Q3:我家小孩不敢吃辣,也不愛九層塔味道重的,有沒有推薦的 炒小卷 變化?
A: 當然有!試試看「蔥薑燒小卷」:
- 食材:小卷、大量薑片、大量蔥段(蔥白蔥綠分開)、少許蒜末。
- 做法:薑片用多點油煸炒至金黃焦香 > 下蔥白、蒜末爆香 > 大火下小卷快炒至變色 > 嗆入米酒、加點醬油(或醬油膏)、一小匙糖、少許白胡椒粉 > 加一點點水 > 蓋鍋蓋悶煮約1-2分鐘讓小卷熟透入味 > 開蓋下蔥綠段快速拌炒 > 淋點香油即可起鍋。
- 特點:純粹的薑蔥香氣帶出小卷的清甜,醬油用量少一點更顯原味,沒有九層塔的特殊味道,鹹香溫和,不敢吃辣的也會愛!